卡爾·巴特(Karl Barth)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神學家之一。如何詮釋他的思想,至今在學界仍有深刻分歧,然而許多保守華人教會領袖對他的評價卻已蓋棺論定,以致許多信徒難以持平公正地欣賞並批判他的神學。
本講座會介紹巴特詮釋的幾大研究範式,聚焦文本,佐以思想傳記、思想史的考量,試圖勾勒巴特《教會教義學》後期思想的基本輪廓,重新於當代教會處境中,衡量巴特神學的貢獻與缺失。
最後大概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裡面,我想跟大家提出解讀巴特的四把鑰匙。大家在 PowerPoint 上面看到的這本書「how to read Karl Barth」,作者是我神學碩士的導師George Hunsinger。目前比較可惜還沒有翻譯成中文,如果讀過這本書再去讀《教會教義學》(Church Dogmatics)時,就會容易很多。
這就像你到巴塞羅那走進Sagrada Família(聖家堂)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一幅景象相當複雜,我們不知道從何開始。可是如果你多花幾歐元的錢去買一個語音導覽的話,你就知道可以從一二三四五這樣一個一個去看,然後你可以看到這個複雜的教堂的整體性。同樣的,如果大家想讀懂巴特的話,我相當推薦這本書。
在這本書裡面,Hunsinger老師提到了巴特神學裡有四個母題(motif)。當然除了這四個motif,後面他又再講了兩個further motif,這我們今天不討論。這四個motif就是實動主義(Actualism),個殊主義(Particularism),基督中心主義(Christocentrism)和客觀主義(objectivism)。我們可以一個一個來講。
首先,實動主義。實動主義是巴特的本體論裡面特有的一種思想,也就是他怎麼去理解being(存有)這個概念,而他的核心思想就是把being看做為「being in act」(在行動中的存有)。
這樣子的看存有跟希臘古典哲學有很大的差異。希臘古典哲學在定義「存有」時,認為一個東西如果真的嚴格意義上是那個東西,那這個「所是」就不能夠有任何的改變。界定這個概念的哲學家一般被認為是的Parmenides(巴門尼德),他有這樣的一套論證:他說,首先我們必須接受一個哲學的公理,就是無中不能生有。無中不能生有,這是不證而自明的真理。
他接著再討論:X如果真的是X,它就不能夠有一個從不是X變成是X的becoming 的過程。因為X成為 X之前就沒有X 。 X成為X的過程,就變成了一個無中生有。所以如果在一個嚴格的意義上,X真的「is X」,那這個「is」、這個「being」,就是永久不改變,一直是,永遠是,從來沒有不是過。
耶穌時代的猶太教的哲學一直到後來基督教的哲學裡面,都會把上帝自我啟示「I am I am」(我是自有永有的)那句話當成是上帝就是「being」,不改變的所是。當然關於「being」這個基本概念,到後來有很多複雜的不同解釋。
在柏拉圖主義裡面,那個真正的不改變的上帝,你甚至都不能說祂是「being」。因為當你都說祂「是」什麼的時候,首先就在祂裡面造成了一個differentiation(區分)了;那個東西在定義祂。所以在柏拉圖主義裡面,上帝絕對是一個靜態的上帝。祂不能「是」什麼,祂不能是愛,而且祂也不能認識祂自己,祂不能夠有任何的行動,因為任何的行動都意味著改變、意味著生成。
亞里士多德主義裡提到the unmoved mover,所以祂是能夠行動的,可是這個行動是在他的「所是」以外。這個行動不屬於祂的本質,而是外在於祂的本質的。
而當巴特提出「being in act」(行動中的存有)這個概念的時候,他其實是在一個現代的語境裡面跟隨奧古斯丁的思想。或許還不止奧古斯丁,是跟隨教早期教會所發展出來的三一論的思想。當早期教會在說上帝是不改變的存有的時候,早期的教父就發現聖經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