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誕生 : 偶像崇拜的哲學詮釋

加爾文說:人心是製造偶像的工廠。為何人人(包括信徒)都難免造假神而過自欺的生活?我們如何認出並避免這災難性的假神製造機制?

预览摘录

偶像批判是基督教和猶太教對西方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貢獻。當我們看很多的宗教,(我們會發現)其實他們比較少談偶像批判。但是猶太教和基督教,也是舊約、新約聖經給西方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就是我們該怎麼樣辨認和批判偶像。

偶像在這裡主要不是指神明,而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里面的很多偶像。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討論。 如果大家看比較流行的書,就是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寫的《Counterfeit Gods》(山寨版的上帝/諸神的面具),那個是寫得很好的。當然這本書好像已經被翻譯成中文,雖然中文書名我忘記了。

提摩太凱勒和很多基督教學者,他們是受到這本書的影響——《Idolatry》。這本書是1998年出版的,寫得相當好。作者是兩位以色列的學者、猶太人的學者:Moshe Halbertal和Avishai Margalit。他們好像過去是在耶路撒冷大學教書,所以他們想把舊約的很多神學主題介紹給廣大的聽眾,來自各樣的宗教信仰和哲學背景的聽眾。那我以後也是用他們思想裡的一些內容。

那首先我要先給大家那個思想的背景。我們現在要討論偶像批判,要討論這個偶像崇拜。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所謂的基督教的至善主義(perfectionism)。在哲學、在倫理學的領域裡面有所謂的這個至善主義。至善主義的英文是perfectionism,不過我們不能夠把這個perfectionism翻譯成完美主義。不一樣。完美主義是一種毛病、是一種不好的東西,但是至善主義在這裡是好東西。

所以所謂基督教的至善主義,意思就是從猶太教跟基督教裡面,我們就發現猶太教跟基督教是很強調什麼呢?很強調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那當然這個跟成功神學不一樣。所以猶太教和基督教,包括舊新約聖經,所強調就是有福的人生,有上帝的祝福的人生。

摩西告訴以色列人你們要選擇生命,不要選擇死亡,所以很強調生命。那這個生命也不只是那種一般的生命,而是豐盛的生命。

豐盛的生命或者有福的人生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呢?完善人性的人生。

聖經沒有要我們做神,聖經也不是要我們登仙、做神明,比方說.。但是我們要成為真正的人,要完善我們的人性。

那完善人性在這裡跟人本主義(humanism)也是不一樣。那人本主義是要強調我們人要實現我們的潛能。為什麼呢?這是要肯定人的偉大。

但是基督教的至善主義認為,我們因為我們是根據神的形象和样式受造的,所以當我們完善我們的人性,我們也是體現出上帝的榮耀。

所以聖經的呼召,我再說一遍。不是要我們做上帝、不是要求我們做神、神仙或者神明,但是要我們做真正的人。

所以耶穌基督來到世上讓我們效法基督,那基督就是末後的亞當,基督就是新的亞當;通過效法基督,我們能夠實現真正的人性。也就是上帝所設計的,符合神的旨意的人性。

這種至善主義就是偶像批判的思想背景。那偶像就是攔住我們完善我們的人性,偶像是能夠損害人性。

那特別有意思的是什麼呢?

至善主義也是影響19世紀的一些思想家,尤其是受到黑格爾(Hegel)影響的這些無神論者。那19世紀有兩個批判宗教信仰的思想家:一個叫費爾巴哈(Feuerbach),另一個是馬克思(Marx)。其實馬克思的無神論也是根據費爾巴哈的無神論。

那特別有意思的就是費爾巴哈跟馬克思,在他們批判宗教信仰的時候,他們也是使用這個偶像的語言和概念。

所以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所說的,費爾巴哈和馬克思就是通過猶太教跟基督教的思想框架而批判基督教跟猶太教。所以他們的這個無神論批判其實是以偶像批判為背景。

所以馬克思和費爾巴哈的無神論批判,和現代的無神論對宗教的批判還是有些不一樣。當代的無神論,比方說用科學,比方說他們覺得信仰不符合科學,或者他們針對有神論信仰的合理性,主要是這樣子。

但是費爾巴哈和馬克思他們還是接受一定程度的至善主義。所以對他們來說,宗教的錯誤就是等於偶像崇拜的錯誤。那偶像崇拜對他們來說是去人性化的機制,這個是損壞人性的機制。

至善主義告訴我們什麼呢?完善人性,也就是等於實現完滿的存在。那這裡我必須指出一個思想家,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思想家,就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那阿奎那也是至善主義的代表。那對阿奎納來說,完善人性就是等於實現更完滿的存在、更實在的存在。這麼說呢,當你拜偶像,你的人性被損壞,你所經歷的是一種虛無化的過程(the loss of being)。

偶像崇拜就是讓我們越來越走向這個虛無。崇拜真神是讓我們更完滿的實現自己的更實在的存在。

那這麼說呢,偶像存在不好,不只是因為我們沒有敬拜真神,而且這個偶像崇拜是給我們帶來錯誤的自我形象,自欺或者不真實的人生、自我欺騙的人生。所以之後我們就會看見偶像崇拜跟自欺或者自我欺騙就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今天解釋的導論、大綱是這樣子:我們要參觀製造偶像的工廠。加爾本(John Calvin)有一句名言:人心就是製造偶像的工廠。製造偶像的工廠的生意不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心的本性對加爾本來說,原罪的表現就是製造偶像。所以參觀製造偶像的工廠也等於說......

戴永富

美國普度大學哲學博士,現爲新加坡神學院華文神學系神學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哲理神學、系統神學、護教學、倫理與元倫理、阿奎那。

BC講壇

成立於加拿大溫哥華,由一群年輕牧者和神學生于2021年初創辦;旨在為神學與教會和普通信徒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協助信徒對信仰有更多的理解和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