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巴特──《教会教义学》的本体方法论

卡尔·巴特(Karl Barth)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如何诠释他的思想,至今在学界仍有深刻分歧,然而许多保守华人教会领袖对他的评价却已盖棺论定,以致许多信徒难以持平公正地欣赏并批判他的神学。

本讲座会介绍巴特诠释的几大研究范式,聚焦文本,佐以思想传记、思想史的考量,试图勾勒巴特《教会教义学》后期思想的基本轮廓,重新于当代教会处境中,衡量巴特神学的贡献与缺失。

预览摘录

解读巴特的四把钥匙

最后大概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里面,我想跟大家提出解读巴特的四把钥匙。大家在 PowerPoint 上面看到的这本书“how to read Karl Barth”,作者是我神学硕士的导师George Hunsinger。目前比较可惜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如果读过这本书再去读《教会教义学》(Church Dogmatics)时,就会容易很多。

这就像你到巴塞罗那走进Sagrada Família(圣家堂)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幅景象相当复杂,我们不知道从何开始。可是如果你多花几欧元的钱去买一个语音导览的话,你就知道可以从一二三四五这样一个一个去看,然后你可以看到这个复杂的教堂的整体性。同样的,如果大家想读懂巴特的话,我相当推荐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面,Hunsinger老师提到了巴特神学里有四个母题(motif)。当然除了这四个motif,后面他又再讲了两个further motif,这我们今天不讨论。这四个motif就是实动主义(Actualism),个殊主义(Particularism),基督中心主义(Christocentrism)和客观主义(objectivism)。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来讲。

巴特的“being in act”

首先,实动主义。实动主义是巴特的本体论里面特有的一种思想,也就是他怎么去理解being(存有)这个概念,而他的核心思想就是把being看做为“being in act”(在行动中的存有)。

这样子的看存有跟希腊古典哲学有很大的差异。希腊古典哲学在定义“存有”时,认为一个东西如果真的严格意义上是那个东西,那这个“所是”就不能够有任何的改变。界定这个概念的哲学家一般被认为是的Parmenides(巴门尼德),他有这样的一套论证:他说,首先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哲学的公理,就是无中不能生有。无中不能生有,这是不证而自明的真理。

他接著再讨论:X如果真的是X,它就不能够有一个从不是X变成是X的becoming 的过程。因为X成为 X之前就没有X 。 X成为X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无中生有。所以如果在一个严格的意义上,X真的“is X”,那这个“is”、这个“being”,就是永久不改变,一直是,永远是,从来没有不是过。

耶稣时代的犹太教的哲学一直到后来基督教的哲学里面,都会把上帝自我启示“I am I am”(我是自有永有的)那句话当成是上帝就是“being”,不改变的所是。当然关于“being”这个基本概念,到后来有很多复杂的不同解释。

在柏拉图主义里面,那个真正的不改变的上帝,你甚至都不能说祂是“being”。因为当你都说祂“是”什么的时候,首先就在祂里面造成了一个differentiation(区分)了;那个东西在定义祂。所以在柏拉图主义里面,上帝绝对是一个静态的上帝。祂不能“是”什么,祂不能是爱,而且祂也不能认识祂自己,祂不能够有任何的行动,因为任何的行动都意味著改变、意味著生成。

亚里士多德主义里提到the unmoved mover,所以祂是能够行动的,可是这个行动是在他的“所是”以外。这个行动不属于祂的本质,而是外在于祂的本质的。

而当巴特提出“being in act”(行动中的存有)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其实是在一个现代的语境里面跟随奥古斯丁的思想。或许还不止奥古斯丁,是跟随教早期教会所发展出来的三一论的思想。当早期教会在说上帝是不改变的存有的时候,早期的教父就发现圣经告诉我们……

曾劭恺

英国牛津大学神学系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巴特、康德、克尔凯郭尔研究、德意志观念论與基督教思想史。

环球圣经公会

成立于2000年,以翻译、出版及推广中文圣经(《圣经新译本》、《环球新译本》),帮助读者认识并实践神的话语。
;